面对疫情的心理应对

        疫情大面积的来袭,很多人不得不呆在家中。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刷手机,看新闻,从疫情报告到新闻发布会,从微信群到微博热搜,每天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口罩都卖到8元啦,心里越来越急。越急越看,越看越急,这样的场景很多人可能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早上很早就醒来,晚上又睡不着,睡着了还一直做噩梦,体重可能有变轻,头发也掉的比平时多

         这里转载一片好文给大家,参照对比,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做一些调整。虽然每个人的状态和适合的应对方式各有不同,如果这些方式都不太适合你,你可拨打彩云南瑞心理辅导热线,或者扫码关注彩云南瑞的微信公众号。希望彩云南瑞的心理团队可以帮助你和家人平稳、健康地渡过这一次疫情带来的各类心理应激状态。

专家解读

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指的是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通常只有近距离接近灾难的人才会出现,但是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被信息包围,很容易被拽到情境中,难以抽身,同理心强、共情力强的人,更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是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应激反应。如果再加上不规律的生活,那么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免疫力。类似的状态在提醒我们,要把注意力转一些回来照顾自己,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第一步:觉察、理解和接纳情绪

适当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确实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我们不用压抑或者否认负面情绪。负面信息那么多,引起负面情绪太正常了。

第二步:减少信息输入

关注官方信息,比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发布会等,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流通的未经证实的谣言、负面新闻;放下手机,正常作息,趁这个机会多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学会和自己相处;

第三步:减少自责

娱乐不可耻,适度的娱乐可以帮助缓解情绪,帮助我们脱离大量的恐慌和焦虑。运动、冥想等活动也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

宅家无聊

我和家人的情绪都还算稳定,只是在家呆着实在是太无聊了,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和家人之间大眼瞪小眼,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的朝夕相处,大家好像都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了。

专家解读

疫情期间,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主动叙述内心,释放自我张力

通过当面讲述,或借助电话、微信等通讯工具向亲朋好友讲述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带来的种种或好或坏的改变,有助于我们缓解情绪。当然,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也非常重要。

第二步:转换思考角度,积极赋能困境

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冠状肺炎带来的疫情都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做的是,接纳现实,面向未来。把经历疫情灾害当作一次升华自我认知的机会,当成完善亲密关系的契机。

第三步:讲述生命故事,共筑心理安居

居家期间,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听父母辈诉说他们的生命故事,了解家族的生命故事,产生积极体验,获得心理支持,增进相互理解和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结。

第四步:记录心路历程,留下生命印迹

试着写一写疫情期间每一天的状态和心情,叙说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疫情影响下的亲子冲突

        孩子整天在家里闹腾要出门去玩,被关在家里快要闷坏了,也不肯好好洗手和戴口罩,告诉他疫情也听不懂,也担心死亡、危险这些概念这么早讲给他听会不会不太好。

专家解读

第一步:确认陪伴

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我们要抚慰孩子,告诉他你会一直在这里,或者他的照顾者一直都在,会一直陪伴他。

第二步:善用绘本、比喻

试着找到一些绘本,或是以比喻的方式和孩子解释,例如把疫情比作一场突如其来的,看不见的风暴,开始很小,然后逐渐变得强大,如暴风雨一般,是吧?也许它经过了你的家乡和城市,它最终是会过境消失的,虽然可能要花很长一段时间。

重要的是我们安全待在家里,保护好自己。直到风暴结束的消息传来。

家长还可以说,熊在冬天是会冬眠的,整个冬天它们都会冬眠,他们待在穴里不出来,直到冬天结束,春天来临。我们可以假装自己是熊,装成熊的样子,甚至像熊一样睡觉。

第三步:语气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舒服的方式和孩子说这样的话。因为他能听到你的语气,也可以帮你自己平静下来,这反过来也可以帮到你自己。

舆论压力

        我是湖北人/春节前正好去了武汉旅游,以前和我朋友相处还不错,但现在网上都在骂武汉人,都在拒绝武汉人入店、入境,武汉人好像过街老鼠,身份证信息和住宅地址漫天飞,我室友也开始暗示我开学不要回学校,我觉得我被歧视了,不是每一个湖北人都被感染啊,就算被感染作为病人不是应该要被照顾吗?而且你们都是我亲近的家人朋友,我却被当做瘟疫一样被绕着走,稍微有点靠近就被大声呵斥,我真的很受伤。

专家解读

第一步:拒绝回应咒骂

不要厌恶自己,你没有任何错。那些冲你发脾气、或是在网络上咒骂的键盘侠,他们可能被吓坏了,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不是攻击你,而是对他们自己生命的焦虑和无力,这部分情绪应该他们自己去解决和处理,不应该由我们来回应和承受。

第二步:认识焦虑

首先你需要知道,面对疫情的压力,你如果对于相关的消息非常敏感,时常陷入焦虑,睡眠质量变差等都是处在这样的处境下正常的状态。这并不代表你是一名弱者,也不代表你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差。

如果你是轻微至中等焦虑困扰者,建议限制自己接触相关的信息。如果你的情绪感到很糟糕,可以通过自己的亲友获知新的信息,让他们帮你提供没有影像与夸张语句的事实。如果你察觉到自己或家人因为谈论疫情而更为焦虑或忧郁,可以限制彼此谈论疫情话题的时间。

第三步:学会放松

你务必要知道以下关于情绪的几个事实:

1.强烈的情绪可能会像波浪般来来去去。

        2.有时候最佳的复原方式是花几分钟做一些使人镇定的例行活动。例如在家里散步,深呼吸等。

        3.亲朋好友是帮助你获得平静的重要支持,需要时记得寻求他们的帮助。

        4.每天做一两次放松练习可以帮助你。肌肉放松运动,呼吸运动,冥想,瑜伽等方式都会有所帮助。

因疫情导致的情绪困扰

        我一直觉得我可能发烧了,但是量体温又没有发烧,我担心我自己已经被感染了,心神不安、坐卧不宁、心跳加快、觉得口渴,甚至透不过气;每天要用洗手液洗很多次手,手被洗的快要破了;或者爱发脾气,变得很暴躁;我很想去医院看,但是又很担心去医院交叉感染。/我看着这些疫情,看着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死亡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很容易看新闻就看哭,有时候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生命也很脆弱,吃东西也没有胃口,或者吃特别多东西。

专家解读

第一步:接纳自己

这些表现听起来都是很典型的焦虑或是抑郁情绪,在当前的疫情下,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生命有担忧、有焦虑或抑郁情绪是很正常的,这些情绪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做好防疫措施和确保充分的休息,

第二步:及时求助

如果你的状态影响你维持正常的生活、出现失眠、情绪崩溃、惊恐发作等,或长期处在这个状态1周以上,请尽快通过电话或网络寻求专业帮助。

彩云南瑞心理咨询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