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十个心理学的建议

     疫情当前,很多人已经在家宅了很多天啦天。不少人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关注与疫情相关的各种信息,越关注越感觉紧张、焦虑。再加上不能出门,有些人难免空虚无聊、心情烦闷,甚至暴躁易怒。特殊时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不给社会添乱?

         听听河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张伟旗的建议。

  张伟旗认为,虽然疫情的不断变化对于我们是一种心理危机,但在当前形势下,“勇于面对、调整自我”是最佳的心理应对方式。市民可以从认知上运用积极思维去调节自己及家庭成员,多一些正面思考,赋予一些负性事件以积极的意义。比如,不能外出虽然让人感到憋闷、空虚、无聊,但也增加了我们与家人深入沟通的机会,也有了充裕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或者提升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同样也有助于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

  “从所谓的危机中找出正性信息,从而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而不是无效的恐慌和无序。”张伟旗建议,市民要严格控制获取疫情相关信息的时间,如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关注相关信息,每个时段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全天不超过1小时。这样做可以帮助大家客观审视疫情,防止吸纳过量负性或失实信息。

  应对当前疫情的10条心理学建议

  1.保持自然的生活节奏和稳定的生活状态。如合理的作息时间与正常的饮食习惯等。

  2.客观审视,防止吸纳过量负性或失实信息。正确认识疾病,理性接纳事实,既不侥幸,也不恐慌。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不道听途说,不偏听偏信。

  3.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整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相互支持非常重要。

  4.避免惰性,坚持运动。保持平时的健身习惯,开展居家运动。行为能够促使态度的改变,从而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5.发展兴趣爱好,学习充电提升自己。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做有意义的事。

  6.保持亲人间的联系与沟通,构建情感共同体。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间的鼓励与支持会增强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7.正性思维,积极赋意。多一些正面思考,赋予一些负性事件以积极的意义,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

  8.面对压力,释放情绪。面对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寻找合适的情绪宣泄方式。如向亲人倾诉、做瑜伽、看电视等。

  9.打开心灵,关怀他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温暖。

  10.走出恐慌,恰当求助。如果心理压力较大,自我调节失效,建议及时寻求心理援助。

关注彩云南瑞 关注智慧养老